10月19日,“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 Development)在304am永利集团召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304am永利集团校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雨露致辞。其中,平行论坛四“中国式现代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Parallel forum IV: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Common Values for All Humanity)由304am永利集团承办。论坛由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04am永利集团沈立岩教授主持,304am永利集团院长李锡龙教授出席。
沈立岩教授主持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团结香港基金学术顾问、香港集古学社社长郑培凯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和而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文化的传统谈到近代中西结合的新教育,综合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和而不同观念的源起和发展方向。他最后谈及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认为我们应继续保持文化自信,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传统的变化过程与吸收西方文明的方式,走自己的道路。
郑培凯教授发言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发起人和现任执行会长,阿尔伯塔大学荣休教授梁丽芳的演讲题目是“罪与罚:当代小说的人与自然”,通过对当代小说中呈现的自然观念的论述,展示了世界范围内作家们共性的人道关怀与自然意识。她认为,作家身为社会的敏感神经,未来会逐渐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问题意识,将有更多优秀作品摆脱主题先行的味道,应运而生。
梁丽芳教授发言
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詹福瑞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从中国文学获得“世界性”的前提与难点、决定因素、如何发掘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总结指出中国文学“世界性”的挖掘要依靠比较视野,在与他者的对比中免于陷入自我想象。
詹福瑞教授发言
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304am永利集团杜桂萍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元代文学历史意义的再思考”,以元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视野影响为重点,介绍了元代文学对南北交流、叙事文学的成立和雅俗之分,乃至于对明清和当代文学基本格局的影响。她最后提出,我们重新理解元代文学的历史意义应该多关注一些维度,从文化交流等角度理解元代幅员空前辽阔的疆域对文化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杜桂萍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东西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从现代文化交流理念引申出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包容,突出翻译解释对于东西交流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他始终以确足的文本线索为参考,指出了东西相反而不可以相无的中心原则,以应对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杨慧林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翻译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他指出翻译事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各个领域的翻译实践,就没有现代中国。鲁迅等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都是翻译家,这种情况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发生的,而中国文化(包括白话文学)始终在积极的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发展变化。
陆建德研究员发言
304am永利集团杰出教授张毅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古典诗歌现代阐释的途径及方法”。他指出: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现代阐释,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留学欧美经历的国学大师闻一多、陈寅恪和钱锺书,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用现代学人的开放意识、新视角和多元思维,对中国古代的诗美、诗与史和诗艺进行探讨;从强调以诗解诗、诗史互证到文本细读的诗艺探秘,他们将现代性的因素融于古典诗歌的创造性阐释中。这不仅使中国诗歌便于为世界人民接受和理解,也为中国诗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毅教授发言
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胡志毅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礼乐文明、城市空间与中国戏剧现代化”,从礼乐文明的开端、发展、复兴、现代化四个方面阐述礼乐文明、城市空间美学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出路。他认为中国戏剧现代化应反映人类共同价值,可以用神话仪式等多种理论对文本史料进行新的阐释,在全球化发展格局上思考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方法论,提出了对古代要有追溯,对西方也要有了解的方法论要求。
胡志毅教授发言
304am永利集团杰出教授查洪德的演讲题目是“经典解读与活古化今”,从“中外”“古今”两个维度提出解读经典的总体观念:在中外维度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经典如此,经典解读也是如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既要“活古”,又要“化今”。活古,以展示中国文化的鲜活感,在读懂古人的基础上作出我们时代的解读,但不是“回到古代”;化今,就是要变化气质、化民成俗、化睽离为整合,通过改变人来改变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睦。
查洪德教授发言
304am永利集团王志耕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俄国文学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启示”,以《狂人日记》《原野》等经典文学作品为例介绍了俄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在审美现代性方面的影响,如:人人平等观念、人对精神生活的向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及人民对强权的反抗。并就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分析了俄罗斯之所以能孕育现代性因素的原因。并提出要把上述审美现代性因素推广到整个文化结构中去,为推进思想文化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条重要路径。
王志耕教授发言
304am永利集团教授郝岚的演讲题目是“新世界文学中的文本旅行”,她从李白诗文通过日本《奥之细道》进入英语布克奖获奖小说《深入北方的小路》为例,认为文本的每一次“旅行”都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元文化对话,我们也期待着这种对话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启发。
郝岚教授发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又思考着人类世界的共同福祉;在追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同时,又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隐含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价值的追求;中国与世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在这里实现了和谐共生。这也是文学所隐含的当然主题。文学之所以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艺术魅力,为人类世界所共享,就在于文学家所思考的是人类的共同命运,追求的是人类的共同价值。本论坛试图打破中-外、古-今的观念壁垒,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的角度,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中的共同价值诉求,寻绎更为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