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范孙楼218举办马克思主义文论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组卢桢老师主讲,2019级、202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硕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非党员同学自愿参加,另有其他专业同学报名参加。
卢桢老师在讨论会开始之前,对拟定的讨论主题做了简要说明,目的是在一个宽泛的主题之下,同学们能够不拘于某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当代的传播和接受有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对这一主题,展开较积极的讨论。
2019级硕士生李照晖以《精神超越的途径——论<古船>中的<共产党宣言>》为题,探讨了《共产党宣言》在《古船》中扮演的独特角色,隋抱朴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已有困惑并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思想上真正的解放,也为我们当代青年找寻精神超越的途径提供了文学上的思考,同时激发我们重新阅读《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需求。卢桢老师认为李照晖同学的发言有很深的学理性,同时以新时期文学作品为例,和同学们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形象在文学之中的裂变,分析了借用马克思话语背后的立场与姿态。
2019级硕士生王一丹以《五四前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为主题,梳理了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等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艺思想,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宣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的结合,也强化了文艺为当时的革命形势、民主革命运动服务的实践意识。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角度对无产阶级文艺特征的阐述,表明了“五四”启蒙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初步生成,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先声。卢桢老师认为王一丹同学的分析很深刻,并从马克思主义的多个分支方面进行思路引导。
2019级硕士生聂一一以《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网络文学中的呈现》为题,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网络文学创作者与使用者精神浸润生长的来源,在网络文学文本中也有着一定的呈现,这种呈现是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党史以及新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经验的“再复制”来传达,这一定意义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指导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但同时,文本之中缺乏对于马克思主义更深地探究与思考,仅仅是呈现而缺乏对理论进一步的理解。这也促使着我们要更细致地体会原典,感受精神的超越。卢桢老师认为聂一一同学的发言颇具前瞻性和思辨性。
最后,卢桢老师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对现当代文学理论和思维的影响、推崇文学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及对中国作家创作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做较全面的总结发言。卢桢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思想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话题,决不是两个小时就能讨论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下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持续挖掘。
此次讨论会为不同年级的同学们提供了彼此交流的机会,为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域。